“公路鋪到家門口,脫貧致富有奔頭。”毋庸置疑,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是一項重大且不可回避的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是我縣許多地區經濟發展落后的根本原因。摸清扶貧的“脈搏”,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才能筑牢脫貧攻堅根基,確保貧困地區早日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天的《扶貧花開》系列報道,我們走近《夯實基礎 筑牢脫貧攻堅根基》。
陶賀沖村位于龍塘鄉東南部,如今的陶賀沖村一條條硬化路通到了村民家門口,方便了村里的群眾出行。新建村民服務中心、人畜飲水工程、村村響廣播建設都已落成??粗召R沖村的現狀,很難想象在兩年前該村還是一個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為主要原因的貧困村。
2015年縣總工會扶貧工作隊來到陶賀沖村開始駐村幫扶,同時針對該村實際把基礎設施建設擺在首位,制定了幫扶計劃。可是沒過多久,幫扶工作中的重點項目,村里的新修公路便遇到了當地村民的阻礙。
解決了村民的思想問題,扶貧工作開始大刀闊斧進行。兩年多的時間該村的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交通建設作為我縣精準扶貧“六大建設”中的首要任務。今年以來,我縣扎實開展交通精準扶貧,目前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項目建設188.75公里,完成投資7931萬元。完成重要縣鄉道6公里,實現投資1600萬元。使交通建設普惠民生。
交通跨越,水利攻堅。江南鎮陳王社區村,全村轄2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9.8平方公里??稍谶^去,全村并沒有自來水,喝的都是山泉水。遇到干旱、洪澇災害時,全村的人畜飲水、農作物灌溉便成了大問題。2015年4月,湖南城市學院駐村幫扶工作隊來到該村定點幫扶。通過一系列的走訪、溝通,工作隊與當地村委一致認為,解決自來水是當前的關鍵問題。
通過多方協調努力,目前陳王社區村的“小農水”項目正在抓緊推進,工程量完成過半,“小農水”項目建成后,將能有效解決全村農作物灌溉的問題;人畜安全飲水工程也在緊鑼密鼓的實施中,預計今年12月份,能全部竣工,使全村群眾都能喝到自來水。
基礎設施是全面實現精準扶貧的基礎保障。當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如火如荼,基礎設施建設大刀闊斧,頗有成效。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我縣基礎建設迅猛發展,在水利建設方面2017年脫貧村自來水工程建設項目的勘測、設計、實施方案編制等工作已完成。網絡通信方面,我縣所有行政村實現了無線通信全覆蓋。村村響廣播方面全縣已完成225個村的“村村響”安裝,共安裝喇叭(音柱)3264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2016-2018年計劃投資11002萬元改造120個扶貧村。廣電設施建設方面,現已啟動391個村文化室的建設,已經建成的有92個。
我縣正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逐一解決交通、飲水、用電、通信等群眾最為關心的民生實事。為實現全面脫貧筑牢根基。
來源:安化電視臺
作者:蔣成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