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27日,安化縣水務局黨組根據中共益陽市委辦公室《關于認真落實湘辦〔2017〕32號文件精神》,由機關老干支部組織退休老同志赴井崗山革命圣地參觀學習。
井岡山是革命的圣地。無數革命先烈曾經在井岡山根據地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的精神永遠是后人學習的典范。
我們參觀了井岡山的茨坪,陳列開放的革命舊址共有七處。茨坪毛澤東舊居八角樓坐落在東山腳店上村,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期間,毛澤東常在此居住、工作,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為了節省用油,主席堅持點一根燈芯,就在那微弱的燈光下,他代表井岡山前委起草了《井岡山前委對中央的報告》,即《井岡山的斗爭》一文。毛澤東舊居還存放著主席使用過的油燈、書桌、竹椅,床鋪及毛澤東和賀志珍的照片。整個舊居簡樸、幽靜,但條件艱苦,可以想象革
最壯觀的要數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它占地面積400余畝,位于陵園中心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堂由瞻仰大廳、陳列室、吊唁廳、忠魂堂組成,大廳中央鐫刻著毛澤東書寫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燙金大字,兩側耳房內陳列著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領導人的遺像和生平簡介。仔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那段農民根據地的歷史確實讓人心潮澎湃,追思萬千。吊唁大廳四周墻上鐫刻著1927年9月至1930年2月在井岡山斗爭中犧牲的15744位革命先烈的英名錄。
井岡山險峻陡峭,樹木蔥郁,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最著名的哨口黃洋界,海拔1343米,雄偉壯觀。1928年8月,井岡山軍民在此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黃洋界地勢險要,只有一條小道上山,大有“一夫當道,萬夫莫開”的氣勢。現在還存放著當年反攻敵人的小鋼炮和疊在山路口的石塊和整木,人們在黃洋界哨口建立了黃洋界保衛戰紀念碑,朱德總司令親筆題寫了“黃洋界”三個大字,由后人雕刻在一塊巨大的座碑上,金粉黃字,供參觀者拍照留影。站在黃洋界上,晴天,極目千里,一覽眾山小,頗為壯觀;雨天,水霧繚繞,令人飄然。
井岡山是秀麗的圣地,不僅因為她孕育了中國革命,也因為她秀麗優美的風景。五指峰是井岡山主峰,第五版一百元人民幣背面的主景就是五指峰。它山高林密,地域寬闊,境優景奇,是歷來兵家藏龍臥虎之地。據導游介紹,如果是春夏到五指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挺拔健壯、紅若云霞、潔白素練等五彩繽紛的各類杜鵑,十多類品種,各領風騷,遺憾的是,我們是秋天而到,沒有一飽眼福。五指峰以它博大的胸懷,偉岸的身姿,宏大的氣魄,神奇的色彩,載入了中華名山的史冊。



來源:安化水務局老干支部
作者:黃定如 吳海安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