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化新聞網上看到有關桑香茶的征文消息后,我就發自內心的對自己講,要好好寫一篇關于這茶的文章。其實,我講的好好寫,并不是說我能寫一篇好的美文,因為在寫作方面,我基礎差、底子薄、不專業,水平實在欠缺,只是流露自己對桑香茶的真情實感罷了。
1994年,我中專畢業,考選到了西部邊陲——新疆生產建設農八師石河子市142團從事林業工作。
那時,乘坐火車需5天6夜,坐的是綠皮火車,還要到鄭州中轉,經西安、蘭州、嘉峪關等地才能到達,火車越向西,離家鄉安化就越遠。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其中有一句“勸君更近一杯酒,西去陽關無故人”的詩句,對當初的我來說,是十分貼切的。西出陽關(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玉門之南)后,就再也沒有原來知心的朋友。
我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思念安化產的辣椒、黑茶……
幸好,單位上的團長姓陳,湖南常德人,個子矮,額頭寬、微胖, 64年支邊去的新疆,他到石河子工作了30多個年頭,兒女雙全。
在遙遠的新疆邊陲能碰到同一個省的人,就如同見到了自己家鄉人。陳團長盡管講的普通話,但常德口音依然很重,這更拉近了我和他的距離。我稱他“陳叔叔”。他叫我“小陶”。有一天,陳團長打電話給我,要我到他辦公室去一下。見到我,就很關切的說:“還習慣嗎,工作上有沒有困難?他拿出一件軍用棉襖,對我說,冬天快到了,新疆氣候很冷,你拿去穿……”從此,我們成了忘年交。
2010年,我從西部邊陲石河子市調回了安化。我每年都和陳團長通過電話或是手機微信溝通聯系,2012年,我在微信里得知他患有高血壓。就很想為他做點什么,但又不知從何著手。除了要他看醫生,要他每天記得喝藥,說幾句關切的話語外,就不能再為他解難分憂。
去年秋天,我和幾位好友到云天閣吃飯,有幸喝到了桑香茶。服務小姐對來客很熱情,沏上一壺裊裊升騰的黑茶,擺在我們面前道:“吃茶,吃茶!”。只見這茶橙黃透明,香氣醇和,我喝了一小口緩緩入肚,感覺很清涼,奔波的勞累和生活的憂愁,似乎都被那縷清香熨燙平整。我當初不知道這是桑香茶,問服務員方得知。那服務小姐一口講了這茶的好:“這茶叫桑香茶,是云天閣茶業有限公司與湖南農業大學、湖南蠶科所聯合研制的功能型飲品,是由黑茶與桑葉配制的黑茶,己獲得國家專利。這茶中有桑葉的成分,桑葉號稱自然界降血糖第一植物。這茶,實現了桑葉豐富的營養與與黑茶營養、微生物和安化獨特的冰磧巖地質的有機結合,抵消了桑葉好看不好喝的缺點,是一種更加好看、好喝、有效的保健產品……”
我聽了那服務員的介紹,當即就買了2盒,然后直奔快遞公司,寄給了遠在新疆石河子的陳團長。此后,每隔一段時間,我就給他寄幾盒。陳團長對桑香茶贊口不絕,稱我們安化的黑茶產品有創新,市場開發潛力會很大。我們每一次電話,每一次微信,桑香茶都是必聊的話題。從他發來的微信視頻來看,精神飽滿,氣色比以前好多了。
我衷心的祝陳團長健康長壽,祝桑香茶香飄萬里,祝云天閣茶葉有限公司蒸蒸日上,為安化黑茶產業增光添彩!
來源:安化 江南鎮人
作者:陶澤文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