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黃昏的時候在陽臺上飲茶,輕輕的靠在搖椅上,泡上一壺桑香,看那夕陽攀著樹梢,用余輝將茶幾染成琥珀。
縷縷茶香撲鼻而至,輕輕的飲上一口,頓時,茶的甘甜與桑葉的清香纏繞在一起,彌漫在唇齒之間,連舌根處也生出那似曾相識的味道,一如兒時夏天外婆家老井里冰鎮的桑葉茶。
忍不住將杯中的茶水牛飲而盡,“輕啜慢飲”早已被拋到腦后,思緒隨著茶香飄向遠山,仿佛回到那個小山村。
那亦是一個盛夏的黃昏,牛羊的脖鈴聲與孩童的嬉笑聲還在蜿蜒的山道上纏綿,村子里的炊煙已裊裊升起。
來不及回家,匆匆關好牛羊的孩子們奔向村頭,飽經滄桑的老桑樹見證了整個村子的變遷與孩子們的成長,此刻他已盼彎了腰,將心血凝成那酸甜可口、鮮嫩多汁的桑葚,等待著孩子們采擷時短暫的陪伴。
身手敏捷的孩子王小元已爬至樹上,將成熟的桑葚摘下來用衣服兜住,不時將熟透的桑葚丟進嘴里,還朝著樹下等待的孩子們做著鬼臉。
樹下拿著搪瓷杯的是小元的弟弟小華,旁邊的幾個孩子都眼也不眨的盯著小元,眼神里飽含著期待。
似乎是吃飽了,又似乎是想起大人們不要摘未成熟桑葚的叮囑,小元從樹上跳了下來,將桑葚裝了滿滿的一搪瓷杯,隨手將衣兜里剩下的桑葚一人分了一把,不顧孩子們環繞的追逐和不滿的嚷嚷聲,把搪瓷杯揣進懷里跑開了去。
奔走了一天的殘陽終于耐不住疲憊,把臉埋進深山里沉沉的睡去,歸巢的南燕也早已停下了歌聲,夜蟬和著清風輕吟淺唱,蝙蝠伴著月光漫天飛舞。勞作了一天的大人們搖著蒲扇一起談天說地,小元提著一捆曬干的艾蒿,身后的小華捧著那滿滿的搪瓷杯,他們要去鳳爺爺家聽故事。
鳳爺爺是村里少有的知識分子,會講數不清的故事。因年輕的時候受了工傷,腿腳不太方便,加上兒女們都在外面工作,村里的孩子們是他最好的伙伴。
故事還未開始,小元將一把點燃的艾蒿揮舞成一片光幕,濃濃的艾香將喋喋不休的蚊子驅散開來,他頓時覺得自己成為了鳳爺爺故事里的俠客,揮舞著的是一片刀光劍影,將壞人打得落花流水。
鳳爺爺外甥小寧將是城里孩子,長得一臉粉嫩的嬰兒肥。小華將裝滿桑葚的搪瓷缸子送給小寧,小寧用蠶寶寶般白嫩的小手將一顆桑葚丟進嘴里,紫紅色的汁液溢出嘴角,像給他描上了唇紅,樂得小華哧哧的笑。
小寧抓出一把桑葚,偷偷的塞給小華,小華瞄了瞄沉在俠客夢中的小元,正準備接過,卻被一臉正氣的小元狠狠的揪住了耳朵,此時,連鳳爺爺都綻放了笑容。
當孩子們漸漸到來后,鳳爺爺的故事要開始了,小寧將一個個熱騰騰的桑葉粑粑分給大家,小寧的外婆用糯米粉和著紅薯做成條狀裹上桑葉,又嫩又甜還帶著桑葉的清香。鳳爺爺今天給大家講的是有關桑樹起源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名叫做桑的女子,很想念遠在外鄉的父親,她向家中的白馬許諾,找回父親就嫁給它。白馬歷盡千辛萬苦,終于載著桑的父親歸來,而父親得知女兒要嫁給白馬后,氣憤的把白馬殺了,并把馬皮曬在院中。桑傷心欲絕,許愿要和白馬一同離去。西王母聽見了桑的心聲,她刮起一陣風,將馬皮和桑吹到一顆大樹的樹枝上,變成了蠶。后來,人們為紀念桑的忠誠與守信,把那顆大樹命名為桑。
“鳳爺爺,我知道,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要講誠信!”小元搶先答道。鳳爺爺每天講故事的時候,都會問大家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嗯,不錯。但是這個故事不僅僅告訴我們要講誠信,還告訴我們要像桑一樣敢作敢為、言出必行,不能像桑的父親一樣恩將仇報。”
看著孩子們似懂非懂的點著頭,鳳爺爺開始講下一個故事:西漢末年,大將軍王莽想當皇帝,他派兵追殺劉秀。劉秀風餐露宿,有一天實在餓得走不動了,倒在一棵桑樹下。適逢這時正是桑葚成熟季節,一陣微風過后,桑葚掉落滿地,有幾棵桑葚恰好掉在劉秀嘴內。劉秀覺得十分甜蜜,于是立即翻身爬起來到處撿桑葚吃。飽餐一頓后,劉秀感恩不盡,許下誓言說:“如果我將來能中興漢朝,一定回來封賞你的功勞。”后來劉秀登基成了漢武帝,帶領大臣來到他當年遇難的地方來找桑樹報恩,但冬天樹木都落葉了,他把椿樹認成了桑樹,把椿樹封為了樹中之王。劉秀錯封桑功之后,桑樹氣破了肚子,成了“氣破肚”,柳樹也為桑樹打抱不平,把腰也氣扭了,成了“扭扭腰”。
來源:湖南省安化縣
作者:闕鵬飛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