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農歷正月十一晚上,中央一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落下帷幕。從新年正月初二開始,每天晚上8點,連續十天,我放下手里的家務,準時準點守候在電視機前觀看這個節目。 我驚嘆于參賽選手的知識儲備量、比賽時的從容淡定;有感于主持人董卿的臨場應變與掌控能力,使得她主持這種高品味的文化節目時游刃有余;佩服于四位點評嘉賓老師個個知識淵博、文化底蘊深厚,發言時妙語連珠。十場比賽,100位參賽選手中,我印象深刻的有幾位:一位年僅16歲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女學生,沉著應戰,力挫群雄,取得了比賽的總冠軍;一位常年患病的農家婦女,勞作之余堅持學習詩詞,找到了精神的歸屬,并用這一興趣戰勝了病魔,生活得很樂觀;一位斷臂女選手,由于詩詞的熏陶,看上去依然是那么的美麗自信;還有一位選手是因為他父親的影響而愛上詩詞的,而他的父親是一位盲人,從小父親就用口口相傳的方式教他詩詞,父親自己多年來一直堅持閱讀盲文書籍。這些愛好詩詞的人只是一位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記得從讀初中開始我就很喜歡課本上的中國古典詩詞,很敬仰這種唯美高雅的藝術,但步入社會后,忙于一切繁雜事務,加上自己缺乏毅力,沒有將這一愛好堅持下來。特別是在長期使用電腦后,連許多漢字都不知怎么發筆,感覺自己離這種陽春白雪的東西越來越遠了。人到中年后,經歷了一些人生的喜怒哀樂后,自己的內心深處覺得要找一點精神寄托,來慰籍茍且的生活。也許是越來越多的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隨著電子智能產品的問世,淺閱讀占據的時間多了,離傳統文化漸行漸遠。因此有關文化人意識到了這點,近年來精心組織了這些拯救傳統文化的節目。比如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其實無論時光如何飛逝,傳統文化的脈都不應該斷。所以我只要是看到電視里播放這種節目,不管是首播還是重播,都會認真觀看。雖說觀看幾期節目改變不了生活中的缺失,但它給了我思路上的啟發、文學上的享受、想象上的驚奇,文化素養得到了提升,讓我能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 新年伊始,感謝中央電視臺使我享受了一場又一場精神文化盛宴。我相信:愛上詩詞會遇上更好的自己。
來源:縣新華書店
作者:蔣囡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