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最近火了一首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那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不知道感動了多在夢想路上追逐的人。但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有些 小布爾喬維亞情調的樂觀性浪漫。如果你讀過余華的《活著》,你就會懂得……
關于男主人公富貴的故事,我不想再多說。一來不想劇透,二來他的人生太是苦難,不忍卒讀。流傳于世的許多作品里,有生死相隨的愛情,有揮灑熱血為理想的拼搏。這些情節看過去都讓人一個激靈大呼過癮,可是在《活著》里,只有點頭哈腰;只有忍耐退讓;只有茍且…這么個人的一生,誰會想要了解?起初看了介紹我也不明白。可是一翻開就關不上,直到看完又忍不住再反復看過幾遍后才知道這就是現實的魅力。
余華從沒有主動說過富貴在敗盡家產之后有多苦,他只是用現實的手法寫下了一個時代的縮影。富貴作為那個時代的代表人物,讓我也感到無奈也無力。余華讓讀者看到富貴是怎樣從痛苦邊緣走過來的,也讓我們看到他是怎樣走去,他隨著時代風雨的飄搖,而我的心也在那片風雨中化成一片落葉。
活著是一種怎樣的態度?我想你曾經和我一樣狂和不理智,在年少時覺得自己有那么多理想,有那么多力量,要改變這世界任憑我想象。現在覺得這個問題太過哲理,不再清楚答案。對于富貴來說,他的的態度很單純,就是平安地活下去。他的磨難,他的痛苦,讓他成長,讓他擔當。從一開始的敗家玩意,漸漸地明白了生活的意義,有了去努力的目標——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扮演好丈夫、父親的的角色。聽上去這是一個喜聞樂見的過程,浪子回頭嘛。可是在他的生活稍有起色,或者說燃起希望的時候,現實總是一次次地將他擊倒在地。我也一次次地感受到富貴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我想這大概是這本書悲劇的基調中僅存的一縷陽光,這也是這本書打動我的地方——依靠眼前僅存的一絲光亮,掙扎著想看到光明。他切身感受到時代的壓力環繞在他的周圍。他只能用盡所有的力氣去把壓力一點點地擠開。他的人生就像就像在浪尖上漂蕩,可是內心深處盼望的是古井無波。他能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就是你活著——沒有比這個更好了。
人生如戲,一出戲越是情節跌宕起伏才越是精彩,但我相信富貴寧愿不要用一本書的字數來記錄他的一生,只需寥寥幾個字,就寫盡小人物那平靜安寧地活著。
來源:縣新華書店
作者:謝斐琳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