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鋪鎮位于安化縣東南端,是典型的資源型鄉鎮,已開采和探明的礦藏資源有柴煤、煙煤、銻、鎢等20余種,素有“煤海”之稱。在煤炭采掘歷史高峰期,境內有煤礦148家,年產煤40萬噸以上,煤炭產量占益陽市產量的70%。今天的系列報道《落實“3+2”戰略——鄉鎮篇》帶您走進近這座已有百年采煤歷史的清塘鋪鎮。
21世紀初,隨著煤炭資源枯竭、市場價格波動和產業政策調整,清塘鋪鎮煤炭采掘業由盛至衰,經多次關停并轉,現保留5家煤礦企業,年產約10萬噸。如何突破現有瓶頸,使清塘重新煥發生機,清塘鋪鎮黨委政府立足“3+2”發展戰略這個大背景,結合清塘實際,著力改善民生,開展了一系列著有成效的工作。
清塘鋪鎮黨委書記瞿永紅介紹到,如何使簡單的“3+2”戰略,向綠色崛起轉型,清塘鋪黨委政府進行了積極地探索。對礦山企業中的煤礦,利用目前關閉、整頓煤礦的契機,以改造升級和提高產能這一個抓手,加強企業的技改和安全監管,使現有的煤礦按照國家要求,安全、高效的運轉。同時,進一步的預防和減少,由煤礦開采所帶來的環境破壞。
據了解,資源富饒的清塘,歷來以粗獷型的采礦方式為主,雖然已逐步關閉了很多煤礦,但是那些老煤礦,無主煤礦所流出來的廢水,以及地表滲漏的廢水,富含大量的鐵、錳等金屬元素,通過鍬溪河直接流到廖家坪水庫。為此,清塘鋪政府積極爭取了資金,對整個鍬溪河流域的煤炭廢水,進行綜合治理。
鍬溪流域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程EPC項目,包括新建1座8000m3/d礦井涌水處理站,集中處理清塘鎮煤礦;對鍬溪邊夏家橋、譚家凼煤矸石堆場進行修建擋土墻、削坡整形后覆土綠化,配套建設雨水導游溝及排洪溝。目前,礦井涌水處理站主體基本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今年12月將全部竣工投產,處理后的廢水,能夠達到煤礦廢水達標的標準。
瞿永紅表示,在當前和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清塘鋪鎮將以保穩定,求發展,促轉變,作為基本格調。以維護社會大局的穩定,以提高行政效能和促進產業轉型,作為工作的一個根本點和出發點。
清塘立足于礦山枯竭和地質災害搬遷等多方原因,積極開發群眾移民小區,改造棚戶區;立足地廣而地形復雜的實際,在交通建設層面,加大建設力度,到目前為止已經基本上實現了由村到組。尤其是清塘鋪鎮中學的整體搬遷項目,得到群眾好評。
此外,為改變單一型發展模式的弊端,近年來,清塘鋪鎮依靠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產業,作為礦產轉型的另一個支撐。目前,全鎮已有茶園面積2800畝,其中成熟受益茶園1500畝;藥材種植基地面積達2000畝,預計產值達2200萬元;魚水片區稻田養魚面積達3500畝,預計產值達400萬元。
清塘鋪鎮還積極推進芙蓉山萬畝茶園和胡家牌千畝茶園基地建設,推廣玉竹、貝母、藥材以農業合作社形式大面積種植,引導一批特色農產品種植大戶加入電商行列,實現“互聯網+”在農業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同時,做全做優旅游服務業,充分依托芙蓉林場生態環境優勢,打造一個禪茶旅一體化的旅游景點。
瞿永紅表示,清塘鋪鎮由過去的輝煌,到現在的低迷,以及要從新起航實現“3+2”戰略中的綠色崛起,清塘鋪黨委政府有足夠的信心和決心,正視當前的矛盾,積極著力于綠色崛起,為清塘的綠色崛起打好基礎,凝聚動力。
來源:安化電視臺
作者:鄧鴻瑤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