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縣東大門的小淹鎮,在2008年就確立了以發展黑茶產業為主導,著力打造“中國黑茶第一鎮”的發展思路。最近,本臺記者走進小淹鎮,看到一棟棟整齊的樓房、一條條整潔寬廣的公路、一片片美如仙境的茶園,感受到了這座有著“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的鄉鎮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系列報道《落實“3+2”戰略——鄉鎮篇》今天為您講述小淹鎮打造“中國黑茶第一鎮”的故事。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39年。2007年由湖南省茶業集團公司牽頭,成功完成改制,在我國緊壓茶史上創造了數個第一,即第一片黑磚茶、第一片茯磚茶、第一片花磚茶。這個擁有“全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等響亮頭銜的茶企就坐落在小淹鎮。
自2008年我縣提出“3+2”發展戰略以來,小淹鎮科學研判自身發展形勢,確立了以發展黑茶產業為主導,著力打造“中國黑茶第一鎮”的發展思路。
為了支持茶企發展,小淹鎮積極招商引資,優化發展環境,讓茶企改擴建沒有后顧之憂。小淹鎮鎮長周歡民舉例說到,針對白沙溪茶廠的改擴建的征地拆遷問題 ,小淹鎮黨委政府就曾多次召開協調會。確保了白沙溪茶廠如期實現了年產1、5萬噸的清潔化生產項目。
小淹鎮黨委一班人還經常深入企業,傾聽企業負責人的心聲,幫企業排憂解難。去年,全鎮實現黑茶產業生產總值5.2億元,為群眾提供固定就業崗位2000多個,實現勞務收入500多萬元。
小淹鎮黨委書記黃超群介紹到,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以及現在的市場情況。目前,小淹鎮創建了黑茶產業園,總共投資1200多萬元。現在已經引進的企業有兩家:一個是青山園茶業,一個是小淹茶業。并且對已有的企業進行提質了改造,特別是清潔化生產的改造,有效的提升產品的質量。
除了支持企業發展,小淹鎮還很重視茶園建設。他們成立了六家茶葉專業合作社,采取企業、合作社與農戶三方合作的方式來發展黑茶產業。位于小淹鎮敷溪社區的安化七里村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小淹鎮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合作社之一,退伍軍人劉達文自發投資上百萬元,創建了550畝茶園基地。
劉達文告訴記者,每畝茶園都能得到1000元的扶持金,且鎮政府經常安排專家來指導他們培管茶園。合作社的會員從10戶發展到了100戶,基地面積也擴大到了近1500畝。小淹鎮鼓勵支持企業和農戶通過土地流轉方式集中閑置土地實行茶園基地連片開發,確保農民、承包方、企業三方互惠共贏。白沙溪茶廠與陶澍村合作開發的“白沙溪·鈞澤源”有機生態茶園基地的800畝高標準有機生態茶園已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還有500多畝正在平整當中;碧溪、百足、老安、陶澍、百花等村因地制宜積極開發100畝左右的小型茶園基地,在全鎮形成以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茶園基地發展模式。
小淹鎮黨委班子認為要全力打造黑茶第一鎮,除了抓產業,還得完善鎮區的基礎設施。從2013年開始,小淹鎮下狠決心、花大力氣進行城鎮的改造。主要針對基礎設施的改造,修下水道、修行人道,對鎮區的路面進行改造提質,確保鎮區能夠安全暢通。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小淹鎮的鎮形鎮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繼總投資1500萬元的S308線小淹鎮區段綜合改造項目一期工程竣工后,今年3月份,小淹鎮啟動鎮區綜合改造二期工程,對從平溪橋頭至白沙溪口近3000米路段進行擴寬提質。提質改造后的陶澍路寬36米,其中行車道16米寬,為4車道,人行道16米,兩側各8米,另兩側各有一個2米的綠化帶。除此之外,小淹鎮還計劃擴大鎮區面積。
黃超群告訴記者,小淹資江大橋建設以后,將連通南北兩岸。今后老百姓過河會非常方便。此舉將會有4萬人因此受益,可以讓小淹鎮區的面積能擴大一倍,達到3平方公里以上。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小淹鎮將繼續抓好服務,打造“服務型”政府,推選“保姆式”服務,力爭讓全鎮經濟總量進入全市鄉鎮第一方陣行列。
黃超群表示,下一步小淹鎮將繼續把黑茶產業作為發展的基礎,繼續抓好茶園到茶廠到銷售門店的建設,使黑茶產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使黑茶第一鎮能夠保持下去。在城鎮建設方面,會進一步加強鎮區基礎設施的改造,繼續擴大城鎮,再進一步進行改造。使小淹成為安化東部的一個經濟重鎮一個中心城鎮。
作者:蔣越揚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