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煙溪鎮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3+2”發展戰略,以“著力打造中國紅茶名鎮,全力推進一橋、兩區建設”為主線,立足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實施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全鎮經濟社會呈現出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系列報道《落實“3+2”戰略——鄉鎮篇》今天就帶您去看看這座騰飛中的紅茶名鎮。
我們的記者來到煙溪鎮時,恰逢該鎮的茶企臥龍源榮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這是煙溪的紅茶第二次獲得國際大獎。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發生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當時,煙溪所產功夫紅茶榮獲金質獎章,一同獲獎的還有國酒茅臺。歷經百年后再次獲得國際大獎,當地黨委政府在其中做了巨大的努力。
煙溪鎮黨委書記夏躍平認為,一個地方要發展 ,必須立足本地的資源優勢和歷史文化。自縣里提出“3+2”發展戰略后,煙溪鎮圍繞打造中國紅茶名鎮,開展了大量工作。
“給新開茶園1000元一畝,老開500元一畝,另外我們向上級職能部門爭取項目的扶持。”夏躍平告訴我們,截至2014年煙溪鎮共有茶園基地28000畝,僅2014年茶葉的產量就達2000噸,綜合產值達2.8億元。同時,支持臥龍源、天茶茶業、求喜茶業等茶企開展項目擴建和新建。前年年底來煙溪鎮投資做茶的孫建兵,目前已開發了3000畝連片茶園基地。
除了紅茶產業的突飛猛進,煙溪鎮的城鎮建設也可圈可點。特別是近年在煙溪河兩岸修建的集仿古式護欄、仿古式路燈、麻石地面于一體的休閑道,為群眾休閑娛樂提供了一個好去處。每到傍晚,行人絡繹不絕、笑聲四處飄散,煙溪人民的幸福指數也隨之上升。
近兩年,煙溪鎮在老城改造上的投資均在600萬以上。去年,鎮區完成了開泰路、雙塘停車場及沿河街道硬化、鎮區下水道清理等工作。城鎮設施和功能進一步完善。目前正投資近700萬元完成水廠改制、開展水廠及管網設施改造工作,解決鎮區飲水安全問題。下一步煙溪鎮還準備開展S225線鎮區繞道、主街道改造工程,擴寬鎮區街道,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及麻石人行道等,徹底改變鎮區面貌。
煙溪鎮還著力打造大陽新區。太陽新區的建設含豐源小區建設、來興街道及步行街建設、月亮灣廣場建設、三級汽車站建設、市政配套工程建設等幾大分項工程建設,總計征地108畝,總投資近2億元。建成后,大陽新區可容納近5000人居住,鎮區擴容三分之一以上。
最令煙溪人民欣喜的是,十八渡大橋有望在今年10月份竣工,大橋竣工后,他們去縣城的車程將縮短至一個小時。而對于煙溪鎮黨委政府來說,修大橋只是圓群眾“交通夢”的起點,他們還將執政為民,幫助群眾圓更多的夢。
夏躍平說,繼續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紅茶產業的發展,一手抓城鎮化建設,我們通過抓紅茶產業的發展,增加群眾的收入,通過抓城鎮化建設打造宜居環境提高群眾的幸福生活指數。
來源:安化電視臺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