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三八”巾幗風采系列報道
諶超容,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村婦女,憑借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勇于開拓的個性,從一個最底層的打工妹到自己辦廠當老板,再返鄉創業回報鄉親,實現了她“超越自我、回報社會”的人生理念。
諶超容出生于田莊鄉一個小山村,家鄉祖祖輩輩都務農。應當時的風俗,諶超容中學都沒念完就開始挖土種地干農活,直到結婚生子。改革開放后,外出打工的潮流吹到了諶超容的家鄉。1993年,諶超容決定同丈夫諶志堅一起南下打工,不料卻受到了家人的極力反對。諶超容說當時在93年的時候,就農村來說思想還是比較封建,覺得女人到廣州去就不是做正事。諶超容比丈夫諶志堅大兩歲,當時諶志堅在東莞當司機,為了跟上丈夫的步伐,諶超容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路。到了東莞后,諶超容進了一家服裝廠做品檢。半年后,眼明手快、心細的她開始做車位工。隨后被提升為線長再到車間主任。1999年,她被任命為廠長助理。隨著社會的進步,諶超容的思維也有了變化,有了自己開制衣廠的念頭。經過十多年的積累,諶超容有了技術與經驗,可資金卻遠遠不夠。諶超容說開廠的時候手里只有3萬塊錢,但是把設備搞好就花了20多萬。此時,家人和朋友向諶超容伸出了援助之手,當父親將養老的5萬元錢給她時,她感到了責任的重大,下定決心不辜負親人的期望。
2007年3月8日,諶超容的服裝廠開張了,廠名為旭源服裝。頭一年,工廠只有30名員工,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這一年,諶超容每天堅持工作21個小時,特別忙的一個月,她的體重從120斤下降到98斤。令她感到欣慰的是,丈夫諶志堅一直陪在她的身邊。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旭源制衣廠的產值達80萬元,純利近20萬元。她實現了對親朋好友的承諾,一年內還清了所有借款。工廠漸漸步入正軌,第二年產值達160萬元,第三年產值升至400萬元。開廠三年,諶超容一直沒有回過家,2010年春節,諶超容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看到家鄉的變化她很高興,同時看到很多姐妹因為照顧老人和小孩閑置在家,于是,她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工廠遷回家。2010年8月10日,安化旭源服裝廠成立了,當天就招了120人。
2011年,諶超容又投資了新廠房。2013年,諶超容注冊了自己的品牌——瑞語,規劃生產銷售一條龍,她讓女兒負責設計,兒子負責營銷。2014年,在木子、新化、馬路辦了分廠,工人達200多人。企業越做越大,諶超容卻還是喜歡到生產的一線去轉一轉,瞧一瞧,與員工打成一片。
工廠正式步入正軌,訂單越來越多。但天有不測風云,2014年7月15日的暴雨引發工廠后山山體滑坡,泥石流將工廠的食堂、貨梯、部分廠房堆積,損失達200多萬元。經過縣委、縣政府和縣婦聯的指導與幫助,旭源一個星期內恢復了生產。自己受災后,諶超容還不忘記其他災民,組織員工對受災嚴重的地區捐款,并將車間剛生產出來的3000余件秋裝全部捐贈給南京鄉。
諶超容覺得女性要想自己家庭幸福,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疼愛兒女,然后自己要有份成就。
來源:安化電視臺
作者:蔣越揚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