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三八”巾幗風采系列報道
從修公路、建學校到解民困、招商引資,活躍村里經濟。羅叔娥在任滔溪鎮英家村黨支部書記的四年時間里始終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她秉承著“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的原則,一直踏踏實實的為民做實事。現在英家村煥然一新的面貌就是她做出來的樣子。
作為英家村黨支部書記,羅叔娥積極調解群眾之間的矛盾。在任職期間,只要群眾有矛盾,就及時調解;只要群眾有需求,就盡力滿足。2011年剛上任時,看到村民們出行困難,羅叔娥便萌生了修路的想法。
英家村以前有一所小學,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未能正常開學,村上的小孩子只能去鎮上或者其他村上的學校上學。在羅叔娥的努力下,爭取各方面資金達10萬余元,翻新了村上完小,添置了新的教學設備。羅叔娥說,沒有學校的時候,想到為了下一代,就一定要學好知識,沒有知識就不能把一個村建好。村上完小的正式開課解決了當地100多名孩子上學難的問題,學生、家長、老師紛紛叫好。滔溪鎮英家村村民廖光連激動地說:“以前讀書要走出去七八公里路,坐車又不安全,自己開摩托車送也不安全。現在學校修在屋門口,讀書就不要接送了,隔得近也安全一點,下雨下雪也放心了。“
羅叔娥為了村上集體的發展盡心盡責,忘我工作,改變村中原本落后的面貌,想的都是有利于群眾的實事。她帶領村支部一班人始終追求的是如何實現強村富民,如何讓英家村更加文明富裕,如何讓村民安居樂業。如今,英家村已經呈現出了一派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經濟發展、人心一致的大好模樣。回首過去的日子,她無怨無悔,展望美好的明天,她信心百倍。
羅叔娥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對于以后的工作日程安排有四點,第一是把路燈亮化建好;第二是從易到難把容易修的林道修好;第三把沒有搞好的整改改好;第四是人民群眾想的還是吃飯問題,要興修水利把渠道完善好。”
來源:安化電視臺
作者:蔣越揚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