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梅鋗空寸土” 乃唐朝著名詩人羅隱詩句,見于羅隱《吳門晩泊寄句曲道人》。全詩為:采香徑在人不留,采香徑下停葉舟。桃花李花斗紅白,山鳥水鳥自獻酬。十萬梅絹空寸土,三分孫策競荒丘。未知到了關身否,笑殺雷平許遠游。
為什么忽然提到羅隱詩句?莫非賣弄學問?非也。在下甚知讀書甚少,愚笨之極,焉敢班門弄斧。實在是偶然讀到,梅鋗又是梅山學者常常為文提及之人,倒還不十分陌生,于是忽然產生一個奇怪想法:梅鋗原是個落魄之人。梅山梅城等梅字地名與之關聯實在是他落魄之時無可奈何之際選擇的棲身之地。英雄落魄,晚境凄涼,兔死狐悲,狗烹弓藏。梅鋗莫非也印證了這一歷史鐵律?
梅鋗實在應該算一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兩次被封。第一次,因戰功卓著,公元前206年,項羽封梅鋗為十萬戶侯,治廣德﹙今安徽祁門縣﹚。故祁門縣又稱梅鋗城,也叫梅城。并在祁門縣相鄰的石臺縣留下梅山、梅水等諸多梅字地名。后梅鋗從安徽南部到達贛、粵。“散居湘沅的越族后裔復稱王者逾零陵經寧遠越過五嶺到達南海郡。鋗從之,至臺嶺家焉。乃筑城湞水上,奉王居之,謂梅將軍城。﹙廣州通志﹚” 臺嶺為現粵北南雄市。梅將軍城簡稱梅城。第二次,公元前202年,劉邦一統天下。封吳芮為長沙王,轄地除了長沙郡,還包括南越的南海郡、桂林郡。前203年梅鋗“被封為臺侯,食臺以南諸郡。《廣東通志》” 這兩次被封,前一次是項羽,項羽被劉邦所敗,所以所封也就作不了數。后一次,劉邦雖一統天下,但勢力其實未到南海郡桂林郡,所以所封是個虛封。故羅隱才有“十萬梅鋗空寸土” 感嘆。最后梅鋗無奈隨吳芮到安化新化才有了最后的棲身之地。故梅城一帶梅子溪、梅子侖、梅家峒等地名以子以家名之,實在意味深長啊!況且劉邦封異姓王后,又一一尋故剿殺了各異姓王,吳芮尚且戰戰驚驚,何況梅鋗夫?整日擔心自己的生死,又焉有興致稱十萬戶侯?選擇山高林密的梅山,是聰明的狡兔三窟,還是無可奈何的命運捉弄?看來我等后輩只能是胡亂猜測了。好在梅鋗己沉睡二千多年,即便猜測錯了,也該不會見怪吧?
來源:梅城鎮中學
作者:陳明和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