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第四季《手藝》欄目播出安化黑茶紀錄片《千兩茶韻》,展示了安化千兩茶精巧奇妙的生產加工技藝,展現了安化茶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茶文化積淀。
安化千兩茶享有“世界茶王”和“中國茶文化的化身”之美譽,在清同治年間(1862至1875年)由安化茶人與晉商共同創制,其制作技藝于2008年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安化千兩茶包裝材料獨特,用蓼(箬)葉、棕葉襯內,外套花格篾簍,選用二級、三級安化黑毛茶原料,經篩分、揀剔、拼堆、汽蒸、裝簍、壓制、晾置(日曬夜露)等工序加工而成,產品外形呈長圓柱體狀,每支千兩茶凈重36.25公斤,茶支高150厘米、周徑67厘米。安化千兩茶壓制過程比較復雜。茶葉裝簍后,由7個青壯年勞動力經3到4輪踩、壓、絞、錘等工序,用時30多分鐘才能壓制成型。成型后的千兩茶要在專門的晾置棚內經49天日曬夜露,實現持續后續發酵和自然干燥,進入貯存待售環節。
《千兩茶韻》拍攝的地點在安化田莊鄉高馬二溪,這里山高林密,環境適宜,遍地產茶,家家戶戶種茶制茶,茶技藝茶文化傳承入遠,歷史上是品質最好的安化千兩茶原料產區。近幾年,中央電視臺拍攝并播出了多個安化黑茶專題片,全面展示了千年茶鄉豐韻多姿、傳承獨特的茶文化茶技藝,極大地提升了安化黑茶的美譽度。從史料的處理到專業的敘述,《千兩茶韻》是最為精準和最具品質的。
來源:益陽新聞網
作者:盧躍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