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的 背 后
——讀《大地飛歌》
葉夢
從長沙到安化。車過桃江與安化交界的敷溪大橋,即入安化境,一下豁然開朗,大山綿延不絕,層層疊疊,山邊峭壁開出來的公路沿著碧綠的資江河前行,真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誰會想得到腳下這條觀光長廊一樣的公路后面,會有驚心的故事?
收到《大地飛歌》書稿,我正客居深圳,時患眼疾,用手機看郵件多有不便。此刻,閱讀成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
能在手機上讀完這部小說,確實需要動力。動力緣自我對小說的背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綿延于大山深處的風景人文對于我有無法抗拒的誘惑。在安化掛職兩年,關于那片土地的一切我都會好奇。這是我讀這部小說的初衷。
小說作者是縣交通局的一位退休干部,他把省道S308線安化段修公路的事件寫成一個長篇。單單看小說的題旨,開篇的大實話,估計較難勾起閱讀興趣。這樣的命題無疑給長篇小說的創作帶來了局限。我倒要看看作者出了哪些奇招?才得以突破局限、在預定的空間里編完游刃有余的故事?
讀完書稿掩卷在即,感覺樸實的文字跌宕的情節已經把我打動。
小說開篇描述密溪河在漲水季節發生的家庭械斗,顯示作者駕馭場面的能力,不是安化人還真難想象出這樣的場景,作者寫這個是為他即將展開的長篇小說主脈打下的伏筆。因為沒有路,靠一條雨季才能通航的密溪,才有崔姓與段姓的宗族械斗的事情發生。所以修路事關民生的根本。
小說中C縣的背景是我生活過兩年的安化。其中的嘯天江、密溪的地理位置,我甚至可以一一找到對應的溪流河谷。熟悉的語言、熟悉的人物無不活生生地撲面而來。其中有不少場面與情節撼人心弦。密溪搶水運輸引發的宗族械斗、拆遷事件、隧道塌方……在被交通阻隔的大山區的農民生存現狀,通過小說的還原一一陳列在眼前。看似簡單的事件,在特殊歷史時期的所經歷的艱難真不堪回首。
小說作者自顧自地敘述故事,一切矛盾沖突圍繞修路而展開。作者在他的生活積累中信手拈來一串人物,人物都是在急于敘事的過程中一不小心蹦出來的。這些人物雖是虛構,卻一個個血肉豐滿呼之欲出??吹贸鲈诂F實生活中有其藍本。讓我難忘的也都是這些人物。掩卷長嘆為石開山、崔望兒、石青平、熊美帝……多善良的農民。多好的干部。
小說中主要人物石開山是縣交通局長,如果沒有在山區基層工作過的經驗,估計很難想象這個人物的真實性。石開山的膽子蠻大的,在沒有一分錢的撥款、在縣級領導沒有明確首肯的情況下,他居然可以著手修一條穿越狹長縣域的公路,對于這樣一個忍辱負重的基層干部,他的智慧、韌性、不畏艱苦,給我太多的感慨。他的死,對于讀者是難于接受的,石開山蒙冤乃至最后犧牲把小說推到最后的高潮,這是小說中塑造得比較成功的人物。
小說以塑造人物為第一要務,一切從事件出發會忽略主體人物的塑造……
看來作者根本就沒有想那么多。我一邊讀一邊感嘆作者的霸蠻勁。他是那么執拗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結構故事鋪陳細節烘染人物。他在某些故事編寫中不顧一切地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例如在“劫持測量隊”與“綁架廳長”等事件中不免有不合常理的非常主觀化的細節,是不是過了一點?測量隊輕而易舉地上船中了姑娘的計謀聽從擺布,省交通廳長扶貧走H縣竟然陰差陽錯拐進C縣,如期落入C縣“謀士”的連環計中,小說中有些經不起推敲的細節沒想到最后被作者彌合如初,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出場掩蓋了某些細節的真實性,最后總算把這個故事搓圓了。
安化掛職期間,我在山里看到一位修柘溪水庫而殘疾的農民,這位農民的笑容一直在腦海里纏繞無法忘記。安化人民為修水庫修公路貢獻得實在太多。山區的人民是可親可敬的。山區的基層干部比其他任何地方的干部都要辛苦。貧窮落后的山區縣建一條公路,在沒有上級財政的明確支持,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面對貧困,基層官員與百姓都有太多的困苦與無奈。S308線安化段的修建反映了曾經發生在這個縣的奇跡,記錄了歷史,頗具有當代史價值。
我們通過小說接近了曾經的現實。相信是官員讀了這本小說會更加體恤民情,理解基層干部的無奈,更多關注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透過修公路的事情,讓我們看到的當今農村眾多生相,也披露了當代農村眾多的矛盾。小說在某種意義上揭示了山區農村的現實,塑造了一群平民的俊杰。最后,我們最關心的事情不完全是修公路的故事,而是關注故事中的眾多人物命運。
小說整體結構基本是合理的,值得推敲的細節于是被忽略。我以為在合理藝術結構下的真實細節彌足珍貴。如果在情節的發展上有節制一點、更客觀一點,也許效果會更佳。
宏觀地看,與技巧無關,與長篇小說創作的一般規律無關。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滿腔熱情,結構這個故事,用熟悉的生活里的材料粘結了這個歷史的片段,為地方史提供了佐證。
《大地飛歌》打開了一個窗口,讓我們看到了山區農村的階段歷史的具象剖面。在一條風光無限的省道的后面,有那么多驚心動魄的故事,有那么多山區人物群像讓我們無法忘卻。
注:葉夢,女,國家一級作家,湖南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攝影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出版文學專著12部,其文學作品《羞女山》、《創造系統》、《靈魂的劫數》、《紫色暖巢》、《遍地巫風》被收入兩百多種散文年鑒,鑒賞辭典,散文精選本?!吨袊敶⑽氖贰返榷喾N文學系列入章節介紹。是中國新時期有影響的散文家以及散文詩家之一。出版美術編著4部,曾在多家報紙開設美術鑒賞專欄。2010年舉辦《安化,我的父老鄉親》個人攝影展。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