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那個年代,因家庭出身的問題,不能升學,只能回鄉務農。在生產隊,他擔糞、鋤草、車水、踩田、打石灰,一個農民所能嘗到的辛苦他都嘗夠了。他因有一些文化,在生產大隊開過打米機,搞過宣傳隊,當過民辦老師。
他曾是一名好教師。那時他還是民辦老師,后考入湖南教育學院平江分院學數學,畢業后他進了安化一中。他深知,給學生一杯水就必須有一桶水,他從當民辦老師開始,堅持了十多年的自學,自學時用過的數學作業本疊起有一米多高。進一中后為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他堅持了九年自學輔導法教改實驗,后來這個教研課題獲得了省級二等獎。為使后進生趕上來,他堅持利用節假日給他們補課,有時冒著嚴寒酷暑登門輔導,從不要學生一分錢報酬。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教的學生成績逐年提高,有的學生在高考中數學打滿分,有的學生在數學奧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
當班主任時,他總是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許多“草包”學生都愿到他班上來學習。他的班級形成“生活上自我管理,學習上自我探索,思想自我陶冶”的風氣,他外出半個月也不要請代課老師和代理班主任。學校領導都說遇上你這樣的老師,學校管理就輕松多了。他還堅持了多年的《教學生學會做人》的德育課題實驗。2000年他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標兵,作為全省唯一的中學教師代表出席了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表彰會,受到李嵐清副總理、陳至立部長的接見。
他是一名好校長,1993年,機遇把他推到了安化一中校長的位置上。安化一中乃三湘名校,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他深知當好安化一中的校長如何艱難,但他仍想當一名不負父老鄉親和師生厚望的好校長。在十年的校長兼書記工作期間,他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學校校園面積經三次擴校從50多畝擴大到200多畝;學校經三次升級從縣重點上升到市重點、省重點;千方百計,通過全國各地校友支持幫助,爭取捐款、撥款600多萬元,還成功舉辦了安化歷史上規模最大、校友最多、氣氛最熱烈的百年校慶。2000年,他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前夕,他到北京參加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受到江澤民主席和朱镕基總理的親切接見。
他辦事很執著。任職校長十年來,他每天把要辦的事寫在一個小日記本上(十多年寫了100多本小日記本),要辦的事不辦好決不罷休,2002年,省重點中學評估團的成員說:“你們學校辦好一件事要比縣城學校多付出幾倍的努力,能評上省重點不容易呀!”確實,當時他年近花甲,但辦事有一股執著的韌勁,為辦好一件事不惜厚著臉皮,磨破嘴皮,跑爛腳皮,有時到省里辦事,為找一個人在別人家門外等上幾個小時直至深夜。在征地擴校、爭取經費、學校升級、保高考考點等諸多工作中,他總是千方百計爭取各地校友的幫助,在各地校友的無私幫助下,學校才一步一步走向輝煌!
他當過農民,當過老師,當過校長,他的經驗是:對學生對學校對事業的熱愛是成功之源,“執著、無私”是成功之本。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