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記馬路鎮肢體殘疾人鄧涼勇典型事跡
鄧涼勇,男,漢族,現年33歲,高中文化,安化縣馬路鎮保馬輪胎翻新廠廠長。98、99、2000年在武警江西總隊服兵役期間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士兵,2010年被評為安化縣殘疾人自強模范。
鄧涼勇的保馬輪胎憑著過硬的質量、優質的服務,在安化輪胎翻新業中獨占鰲頭。在保馬輪胎廠的發展點滴中,誠實守信、仁愛助人、進取拼搏、艱苦創業的精神隨處可見,這大概是鄧涼勇能在輪胎行業競爭激烈、強手如林的背景下,獲得廣大消費者和社會認可的根本所在。
品牌過硬,服務誠信。對于誠信,鄧涼勇的感觸最深。鄧涼勇稱:“許多企業不講誠信,短期看來,獲利不少,但是只有誠信經營才是長久之計,才能可持續發展。”為了向用戶提供最優質的輪胎,鄧涼勇認真從源頭抓起,原料來源、設計制作等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在輪胎制作過程中,決不允許劣質原料進入工廠。隨著保馬輪胎的不斷發展,知名度越來越大,不少原料供貨商找到鄧涼勇建議他換下劣質的原料去獲得更大的利潤。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一一拒絕,寧愿用高的成本,也要去制造質量優質的產品。
2007年,鄧涼勇不幸在一次意外傷害中致坐下肢體殘疾,在家治療了一年。經過這次事故,鄧涼勇更加意識到行車安全的重要性。輪胎是汽車至關重要的部件,輪胎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汽車的安全,從而與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所以,鄧涼勇告訴自己的員工,對輪胎的質量一定要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把好關。有時候廠里的輪胎供不應求,雖然倉庫里有四十多個質量有瑕疵的成品,但是鄧涼勇堅決不拿這些輪胎以次充好。寧愿少接一些訂單,也要保證產品的質量。
鄧涼勇憑著自己踏實肯干,誠信經營的理念,在輪胎行業摸爬滾打幾年,在同行業中贏得了廣泛的好評。他說:“雖然看似我的生產成本提高了,但是優良的品質和信譽,讓我贏得了廣大客戶,尤其是司機朋友的信任,實際讓我收獲更多。”
編輯:劉強